古代地震資料
更新時間:2024-11-27 13:50 > 來源:98作文網(wǎng) 歷史典故文章摘要:古代浩空的深邃只會留給傾聽他的人,喜歡那首夜的鋼琴曲;古代地風雨能夠磨練我們的性情,霜雪能讓我們變得從容坦然,命運在磨難中千回百轉,生命在挫折坎坷中雋永。古代地震中午,班長很神秘的蒙住女孩的眼睛,但女孩透過指間看到了桌上5根嶄新的熒光筆,班長非要讓女孩都拿走,女孩不好意思,想拒絕,但又不想看到班長失望的眼神,就挑了一支藍色的。
唐憲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(公元814年4月6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西昌一帶;南宋寧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(公元1216年3月24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馬湖一帶;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(公元1536年3月29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西昌北;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(公元1725年8月1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康定一帶;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(公元1786年6月1日),四川康定再次發(fā)生大地震,不過,震中南移;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(公元1786年6月10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瀘定一帶;清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(公元1816年12月8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爐霍一帶;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(公元1850年9月12日)。發(fā)生在四川西昌、普格間,被砸死的有20652人;
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(公元1870年4月11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巴塘一帶;清光緒十九年七月十八日(公元1893年8月29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道孚乾寧一帶;清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日(1904年8月30日),發(fā)生在四川道孚一帶;
每次大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災難。其中在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發(fā)生在四川西昌、普格間的那場地震最厲害,砸死了20652人,外來人口還未算在內。實際上,四川地震死人最多的到底是哪次并不無法肯定,由于過去統(tǒng)計上的困難,史上記載的文字多很模糊,如"十分壓死七八分"、"死傷不計其數(shù)"、"眾多人畜死亡,損失驚人"、"壓死人民無算"。
由于條件差,古代地震發(fā)生后,確實是災難性的,不少因地震引起災荒的地方,甚至出現(xiàn)人吃人的現(xiàn)象。僅以四川發(fā)生過的幾場來說——
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發(fā)生在四川康定南的地震,據(jù)清張邦伸的《錦里新編》(卷14)記錄,"其時地震,川南尤甚,打箭爐及建昌等處數(shù)月不止,官舍民廬俱倒塌,被火延燒無一存者,至八月之后,始獲寧居。"
清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四川爐霍地震,"十月二十日丑時,章谷一帶地震,喇嘛寺及各房屋猝遭倒塌,壓斃漢、番男、婦大小人口甚多。……共壓斃漢、番大男婦并大喇嘛一千八百一十六名口,小男女、小喇嘛一千三十八名口。"
在清朝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發(fā)生于四川西昌、普格間的那場地震,除了死了二萬多人,時四川總督徐澤醇在奏折中還寫道,"八月初七日夜,西昌縣城內地震。屋宇倒塌,壓斃官民,……城內城外及各鄉(xiāng)場,除外來客民被壓身死者不計外,共計災戶二萬七千八百八十家,災民十三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名口,倒塌居民瓦屋、草房二萬六千一百六間"
因為地震發(fā)生較多,中國歷朝歷代對地震監(jiān)測都相當重視,也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地震觀測和通過儀器準確測報地震的國家。東漢時的大天文學張衡,便是當時一位著名的地震觀測專家,除了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外,張衡還發(fā)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——候風地動儀。
張衡(公元78-139年),字平子,南陽西鄂(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(zhèn))人,與三國名相諸葛亮是老鄉(xiāng)。上個月,我與南陽市"張衡研究會"秘書長嚴東范先生在電話里,還聊了張衡?!逗鬂h書張衡傳》(卷59)記載,"衡善機巧,尤致思于天文﹑陰陽﹑歷筭"。
張衡發(fā)明的地震測試儀器(地動儀)能很準備測知在都城洛陽數(shù)千里外發(fā)生的地震。這種儀器以"以精銅鑄成,員徑八尺,合蓋隆起,形似酒尊,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。中有都柱,傍行八道,施關發(fā)機。外有八龍,首銜銅丸,下有蟾蜍,張口承之。其牙機巧制,皆隱在尊中,覆蓋周密無際。如有地動,尊則振龍機發(fā)吐丸,而蟾蜍銜之。振聲激揚,伺者因此覺知。雖一龍發(fā)機,而七首不動,尋其方面,乃知震之所在。驗之以事,合契若神。自書典所記,未之有也。"
曾經(jīng)有一次,甘肅那邊發(fā)生地震,地動儀上的龍嘴里吐出了一粒珠子,而大家并沒有感覺到地震了,連當時京城的大學者都覺得測得不準,因為沒有震感啊。但過兩天甘肅那邊來人了,告知當?shù)匕l(fā)生了地震,大家從此嘆服,驚訝于地動儀的精妙。這就是《后漢書》所謂,"嘗一龍機發(fā)而地不覺動,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,后數(shù)日驛至,果地震隴西,于是皆服其妙。"
雖然中國古代能準確地測知地震的發(fā)生,但對地震發(fā)生的成因卻并未能給予合理、科學的解釋。發(fā)明了科學的儀器與沒有科學的解釋,這成為中國古代科技史上的一大遺憾。